当下人们把“健康”挂嘴边,而在大家的普遍认知中“糖”似乎和健康是背道而驰的,所以谈糖色变,追求“低糖”、“无糖”成了大趋势。
金丝猴品牌方也向《中国糖果》分享过:糖类是人体重要的能量来源之一,吃糖也可以让人产生愉悦的心情。不过如今大有减糖趋势,少糖、减糖、零糖正成为当前健康饮食风潮。
基于此,我们糖果巧克力行业也积极求变,生产出更多的低糖、零蔗糖以及更健康的糖果。
不过“糖”真的那么可怕吗?
(线下实拍)
我们通过“糖果巧克力”摄入的“糖”又有多少呢?
—01—
被误解的“糖”
什么是糖?
糖:又称碳水化合物,是人体最主要、最经济的能量来源,每克糖可提供4千卡能量,尤其为大脑、神经系统和红细胞供应能量。糖还参与细胞识别、免疫调节等生理过程。
此外,糖还和蛋白质、脂肪、水、维生素、无机盐(矿物质)共同组成人体所需的六大基本营养素,足见糖的不可或缺性。

在生活中,糖还是随处可见的甜味物质,主要指以蔗糖为主的糖类晶体,广泛应用于食品制作。如今,不少食品企业常采用甜菊糖苷、赤藓糖醇、阿斯巴甜等代糖,它们甜度高、热量低,部分甚至不参与人体代谢,契合健康饮食需求,成为新热门选择。
吃糖是好是坏?
不少研究表明,适量吃糖对人体有不少益处。
糖是人体快速能量的重要来源,尤其是单糖,像大脑、神经系统和红细胞,都依赖葡萄糖维持运转。运动后补充糖分,还能加速肌肉中的糖原恢复,缓解疲劳;糖对于提升大脑的认知能力也有一定积极作用,能够增强注意力和记忆力;适量摄入糖还有助于调节血糖和胰岛素水平,维持身体正常代谢;它还能促使大脑分泌血清素和多巴胺,缓解压力、改善情绪;对免疫系统也有积极作用······
吃糖的益处也并非短短几行字就能赘述清楚的,不过有诸多益处的糖为何逐渐被妖魔化呢?
首先要明白,吃糖很好但不可过量。

过量的摄入可能会诱发体重增加、诱发糖尿病、增加心血管疾病风险等问题。所以近几年开始提倡“控糖”,今年全国两会上的“健康中国”议题也被大家广泛关注,国家层面也提出了“三减”以及控制体重等政策。
但是,事态的发展风向并不可控,当代人在物质丰富、运动不足的生活模式下,常常被动或不自知的摄入过量糖分。世界卫生组织建议将游离糖供能比控制在每日总能量10%以下,但这一科学建议被部分媒体和商家曲解以及社交平台极端“戒糖”案例的传播,让公众对糖产生了误解。
事实上,控糖的核心在于把握“度”和“源”,绝非全盘否定糖的价值。科学认识糖,才能既享受甜蜜,又守护健康。
—02—
糖果巧克力
中国摄糖量的“边角料”
当“戒糖”成为健康生活的标配口号,糖果巧克力往往首当其冲,被视作“甜蜜陷阱”。但数据揭示的真相却令人意外:在中国居民的糖分摄入版图中,糖果巧克力的占比是最少的,可以说只是个“边角料”。
《中国糖果》进一步搜索发现,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的数据显示,我国居民糖的供能比仅为7.3%,远低于上文也提到的世卫组织建议的10%上限。
在这之中,预包装食品对糖的贡献率不足5%,显然糖果巧克力这一休闲零食位列预包装食品中。而家庭烹饪用糖才是真正的“糖分大户”。
徐福记总裁刘兴罡更点明关键数据:中国人每日糖的摄入量中,烹饪占据了大头28%的比重,而糖果巧克力的占比仅为1.3%。另外,乳制品、烘焙食品分别以24%、20%的占比位居第二名和第三名。
这就意味着,我们每天从糖果巧克力中摄入的糖分,平均仅相当于一块不到4克重的方糖。换句话说,早餐豆浆里多放的半勺糖,或是烹饪红烧菜肴时随手淋下的一勺糖浆,都可能远超一整天糖果巧克力带来的糖分总和。
但舆论场中,糖果巧克力却常被贴上“高糖元凶”的标签。这种误解背后,是对健康焦虑的过度放大。真正需要控糖的地带反而是乳制品或是烘焙品中的隐形糖分更是家庭烹饪时无意识的过量用糖,这些才是日常糖分超标的主因。

再放眼全球来看,中国人均每日约30克的糖摄入量,也远低于欧美国家。美国人均每日糖摄入量约126克,比利时/荷兰达115克,英国/法国约90克。相较之下,中国糖果巧克力的 “甜蜜贡献” 不仅微乎其微,更在全球范围内堪称 “节制典范”。
今年全国两会后,“健康中国”议题持续引发关注,“控糖”成为热议焦点。但正如中国工程院院士孙宝国委员所言:“要科学推行‘三减’,避免妖魔化。并且要认准减糖重点,应该是在厨房。”
当我们将控糖的矛头对准仅占1.3%的糖果巧克力,却忽视厨房烹饪、乳制品等真正的“糖分重灾区”,不仅是对糖果巧克力的不公,更可能错失科学控糖的关键。
理性看待糖分摄入,拒绝将糖果巧克力“妖魔化”,才能让甜蜜与健康真正和解。
—02—
糖果巧克力
甜蜜赛道上的健康革新者
纵使占比微小,糖果巧克力行业并未固步自封。健康浪潮之下,行业正以前所未有的创新力,积极回应着消费者的期待。
技术突围:甜蜜与健康的完美平衡
减糖技术的突破成为行业转型的核心驱动力。不少糖果巧克力企业将赤藓糖醇、甜菊糖苷、罗汉果甜苷等天然代糖灵活复配,实现产品糖分削减30%-60%的同时,依然保留醇厚绵密的口感。
雀巢脆脆鲨前不久推出了半糖威化,据品牌方介绍,这款产品比同品牌旗下的其它巧克力涂层威化产品减糖50%以上。
功能升级:从味觉享受迈向营养补给
正如《中国糖果》此前报道的“贝欧宝、徐福记、金丝猴、口力···功能性添加成糖果刚需?”如今健康化、功能性成分的添加已成为行业的刚需。
这一领域的市场除了贝欧宝、雅客等早期入局的深耕者,金嗓子、养生堂等保健企业也跨界入局,BUFFX、minayo等新锐品牌亦加速布局。如今徐福记、金丝猴、口力等传统糖果巨头也纷纷携功能性新品糖果闪亮登场。
维生素、钙铁锌等矿物质、益生菌、叶黄素酯、胶原蛋白肽、DHA藻油···,糖果功能性的添加正通过成分创新与技术迭代,将“民以食为天”的传统智慧升级为现代营养解决方案,重塑糖果行业的DNA。
场景延伸:运动补给的甜蜜新选择
在前不久举办的2025年后沙峪半程马拉松中,马大姐食品作为赞助方提供的减糖牛轧糖与微能量肉松饼,以科学配比的碳水化合物为跑者快速补充能量,用实际行动诠释“糖分≠敌人,平衡摄入才是关键”的理念。
正如马大姐食品品牌方所强调的,“我们的转型不是抛弃传统,而是让经典产品更符合现代健康标准。”
雀巢旗下美禄饼干的升级之路也十分具有代表性。其不仅在近日选择运动健将孙颖莎作为品牌代言人,向消费者们传递着运动前后可以通过糖果巧克力来补充人体所需能量的重要性。
还在产品上一直创新,今年在山姆会员店推出的全新升级PRO版本,不仅延续Activ-go配方科学搭配维生素 B2、铁、钙等营养素,还首创添加≥8%澳大利亚进口燕麦及美国FDA认证膳食纤维原料,进一步升级功能性成分,满足现代消费者对营养补充的需求。
写在最后
正如著名营销专家,全食展创始人王海宁所讲:“‘吃糖’是人类的本能,是福报。低糖,则是‘修行’。”
我们要科学看待糖,拒绝妖魔化。
2025上海秋季全食展暨2025秋季中国糖果零食展将于8月27-29日在上海浦东新国际博览中心举办。超173189人次!2025深圳春季全食展圆满闭幕
2025深圳全食展,那些令人怦然心动的糖果
2025深圳全食展,那些让人心动不已的零食
糖果版“高考”来了!你能答对几题?
口力、徐福记、金丝猴、旺旺···谁的新品软糖更出圈?
亿滋、玛氏、雀巢、好时动作频频,它们的野心不止在糖巧?
86亿!糖果行业再不接敖丙“棒棒糖”这泼天富贵,真的亏麻了
老爆款重出江湖,会是品牌增长的新引擎吗?
可添加《中国糖果》小编微信号:199307634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