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品乳品经销商:“我想回到十年前。”

发表时间:2025-05-13 16:33

“如果真能回到十年前,打死我也不做经销商了...

即使隔着屏幕,也能想象到这位在饮品行业闯荡二十余年的老炮儿的无奈。

而这声概念开,同样也道出了无数饮品、乳品经销商的心声。

-01-

厂商合作的蜜月期

经销商和厂家之间,是有过亲密无间的时刻的。

回望十年前,彼时,正处于中国市场经济发展最快的一段时间,人们一边保留着过去的纯真,一边看着电子时代逐渐将生活变得更加便捷,居民平均生活水平的提高也使得生意更加好做,无论是哪个行业,似乎都是欣欣向荣、充满干劲儿。

图片

当然,饮品行业也是如此,不同于起步阶段的艰难,这一时期为诸多饮品品牌们提供了大展宏图的舞台,碳酸饮料、茶饮料、乳饮料等多个品类不断开拓市场,

消费者的选择相对有限,品牌竞争虽存在,但还未到白热化阶段。那时,一款新的饮品或乳品进入市场,只要品质尚可、营销策略得当,便能迅速打开局面,收获大批忠实客户。

市场也远没有如今这般复杂和拥挤,而这一阶段的厂商关系,也是最融洽、最亲密的。

在饮品、乳品行业的商业链条中,经销商犹如连接厂家与终端市场的毛细血管,看似隐匿于幕后,却承载着无可替代的关键作用。他们的存在,不仅是商品流通的重要枢纽,更是行业生态健康发展的基石。

图片

厂家生产能力再强,也难以凭借自身力量将产品铺满全国甚至全球的每一个角落。而经销商凭借多年积累的区域资源和销售网络,能让产品迅速渗透到各级市场。以乡镇市场为例,许多饮品、乳品厂家由于物流成本、人力投入等问题,难以直接覆盖这些区域。

但经销商凭借熟悉当地市场、扎实有效的终端渠道以及成熟配送渠道的优势,将一箱箱牛奶、一瓶瓶饮料送到乡镇的小卖部、夫妻店。通过与经销商的合作,企业可以大幅度提高产品触达率,这便是经销商强大市场覆盖能力的有力证明。

在那个时候,厂家提供空间,经销商挥洒自如,一方主攻品牌和产品,而另一方则是深耕渠道和服务,两方权责清晰的同时也相辅相成,双方共同分食市场增长的红利是常态,也是这种销售模式能够长久延续的根源。

图片

一位老经销商回忆到:“那时厂家的业务员虽然也会压指标,但厂家给的利润空间大,完成任务后的返点高,因此经销商们虽然累,但是也累的开心、累的乐意”同时再加上当时的人口红利和消费升级的推动,销量自然增长,压货矛盾也比较罕见。

但十年后的今天,饮品市场发生了一场从上到下全方位的变革,厂商之间的关系也再不复往日的亲密,社交平台上,不断有厂商矛盾被爆出,尤其是近两年,我们能明显发现,厂商关系正在迅速恶化。

-02-

从“兄弟”变成“提款机”?

时过境迁,如今的厂商关系,变得错综复杂、矛盾重重。

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产品同质化严重,厂家为了追求更高的市场份额和利润,不断向经销商施压。销售任务指标年年攀升,如同沉重的枷锁,压得经销商喘不过气来。以某品牌为例,去年给某地区经销商制定的销售任务是1000万元,经销商拼尽全力完成了任务。可今年,厂家却将销售任务一下子提高到了1500万元,涨幅高达50%。经销商多次与厂家沟通,说明当地市场的实际情况,但厂家根本不予理会,态度强硬地表示必须完成任务,否则就会削减经销商的返点、减少市场支持,甚至有可能取消经销商的代理权。为了完成任务,经销商不得不四处奔波,加大市场推广力度,降低产品价格,压缩自己的利润空间,结果却发现市场需求并没有随着任务的增加而相应增长,库存积压越来越严重,资金周转也出现了困难。

图片

包括在费用核销方面,也有经销商向饮品营销透露,“要到自己的钱都感觉越来越难了”,经销商按照厂家的要求开展各种促销活动、广告宣传,垫付了大量的资金,满心期待着活动结束后能够顺利核销费用,但到了核销的时候,厂家却以各种理由拖延、克扣,但面对厂家的强势,一般经销商也无可奈何,只能自己默默等待或者自己承担部分费用。

就这样,矛盾在库存、价格、任务三座大山下全面爆发。  

大库存的情况已经成为了每个经销商的普遍难题,尤其是做乳品的经销商,为了去库存已经想尽了各种办法,但依旧无法完全解决这一现象,仓库中堆积的牛奶,过期后就只能倒掉,可以说,流的不是奶,而是经销商的一把辛酸泪啊。

图片

去年乳业形势更加严峻,某知名乳企被曝经销商崩盘事件,一位来自华北地区的经销商透露:厂家每年要求销量增长30%,完不成就削减返点。去年我们被迫囤了500万元货,结果市场价倒挂,只能亏本甩卖。值得注意的是,这样的情况不仅仅是一家之祸,实际上,类似的事情在近年来已经越来越多,令人屡见不鲜。

报表业绩靠压货,真实动销无人问的困境像一层乌云笼罩在许多经销商的头顶在这样的情况下,部分经销商甚至因资金链断裂被迫退网。  

可以说,当前饮品市场,三高已经成为了常态

高压任务:销量指标年增30%,完不成则返点归零;

高额成本:租金、人力成本翻倍,促销费用全自掏;

高风险博弈:窜货罚款动辄数十万,厂家翻脸比翻书快

与此同时,电商渠道的爆发性增长使得线下渠道的作用被隐形削弱,消费者习惯网络购物后,一定程度上便减少了终端购物,这也就导致了终端产品需求量减少,也就证明,经销商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完成越来越多的任务,还要看着自己的利润越来越少,这门生意,怎么看都不太划算。

尤其是为了加大线上布局,许多品牌产品的价格会在线上进行一定优惠,再加上平台的一些补贴,某些品牌的经销商们发现,“线上售价居然比我们进货价还要便宜,这不是拿我们当冤大头吗?”,进一步加深了厂商之间的矛盾。

图片

“人和人还是刚认识的时候最好”,这是一位经销商的无奈之言,“前期为了让你代理,把产品、政策吹的天花乱坠,拉你上船,品牌好起来之后,用经销商兜底,用平台出量,数据看起来光鲜靓丽,但锅全让经销商背了,你要不满意,那就换!”

-03-

写在最后

提笔至此,小编确实也有许多感慨,现在的厂商关系,怎么就变成了这样呢?

面对日益严峻的市场形势,目前我们看到,许多经销商朋友已经开始转型,主动向外寻求机会;也有些朋友开始躺平,准备安心养老;当然,还有许多经销商依旧在咬牙向前赶路,一步一个脚印。

其实,无论是厂家还是经销商,在自己的角度或许都有许多难处,但从合作角度来看,两者总是相辅相成的,厂家为经销商带来更多机会点,而经销商则是厂家底气的来源。

图片
(高效选品,就到全食展!)
(深圳第25届秋季全食展将于今年8月份召开,欢迎各位业内同仁莅临参观)
图片
欢迎各位经销商朋友进群交流哦(饮品乳品)!!!
图片

(加小编微信,进饮品营销经销商群,领取免费赠票,添加时请备注来意)


推荐阅读

大窑杀入冰峰腹地,大瓶装能否帮冰峰守住陕西市场?
背靠可口可乐的魔爪,为什么一直水土不服?
疯狂爆发的无糖茶,可能需要败败火了?
风波后,东方树叶捍卫农夫山泉的荣誉
下沉市场的风终于吹翻了茶饮界?
元气森林开始走“高性价比”道路了?
红牛的市场,要被东鹏特饮收下了?
“饮料分级”落地,饮品品牌需要慌吗?
中沃体质能量盐城总经销商崩盘,厂家该扛雷吗?
卖水这门生意,好做吗?
618电商战报喜人,但线下经销商的日子却没那么好过
零食量贩店暂停销售!可口可乐涨价余波仍在持续
麦趣尔、天润等多家乳企业绩爆跌,乳品行业过了一个“寒冷”的夏天
图片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