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果厂商:怎么产出“好”糖果?这是一门技术活

发表时间:2025-06-11 11:30

“看到咱们文章中呼吁糖玩行业的厂家要有代表企业的拳头产品,我是深有感触。其实不只是糖玩,整个糖果行业的厂家们都要建立门槛,用良心和技术打磨出好的糖果产品。

上述是一位来自安徽的糖果厂商孙先生对《中国糖果》的有感而发。今日,《中国糖果》便以这句话为引子,谈谈怎么样生产出有门槛的“好”糖果,拥有拳头产品。

01

这是一门技术活

“每个厂家应该拥有代表企业的拳头产品,产品要有内容,要有门槛。企业要基于消费者的需求不断投入产品研发板块,能同样在标准化的条件下为经销商提供一些保障。”

山东动漫食品经销商商会秘书长、汕头忆童糖果玩具有限公司销售总监徐文超的这句建议不止适用糖玩行业,整个糖果行业也都可以借鉴思考一下。

图片

(线下实拍)

在消费升级的背景下,消费者不再满足于同质化的产品,而是追求独特的体验和价值。但是怎么才能避免同质化呢?

而正如小标题:一门技术活

也就是说,厂家和品牌方们要利用技术优势,打造出技术层面的专业壁垒提高生产门槛,生产出那款独特的优质的,可以作为“名片”的糖果。

《中国糖果》此前报道的100%原果汁含量的软糖,就是这类糖果。一种要成功的做出来,本身就不容易的糖果

首先要完美解决100%果汁含量的软糖容易吸潮出水问题,确保果汁的稳定性;还要平衡软糖的夹心比例,所以在制作糖体时,要先借助先进设备同步浇注皮料和馅料,才能让软糖一体成型,提升夹心含量防漏浆;另外,保证皮馅的不同质感也是一大挑战,要求在浇注过程中要精准把控皮、馅的温度差,才能实现最终的理想效果。

图片

卷到100%原果汁含量的软糖制作上有着很大的技术门槛,当时有来自湖南、山东、吉林等各地的业内人士向《中国糖果》咨询能生产这类糖果的厂家以及设备的相关信息,这就是那份很难被替代、被复刻的技术优势。

再来以马大姐牛轧糖为例,其本就是被北京市列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优秀存在。

图片

马大姐品牌方向《中国糖果》介绍过“被行业人称马大姐的马大姐创始人马桂敏师承吴磊(第一代)、吴祁隆(第二代传人)、隋寿经(第三代传人),并积极创新酥糖的气泡颗粒观察法等明火熬糖工艺技术等多维推进。

古老技法的创新与革新成就了一代又一代的马大姐牛轧糖,而这位积极传承老一辈优质技术的经典品牌也没有忘记跟随现代技术继续创新。

据《中国糖果》发现,马大姐食品又对牛轧糖这一经典爆品进行了“大创新”,上新了一款空气牛轧糖即脆脆草莓牛轧糖。

图片

这款牛轧糖在技术层面最大的优势便如其名,打造出了“空气”的质感马大姐凭借40制糖经验,运用革新充气工艺,精准把控温度、压力与时间,零下40度冷冻干燥工艺最大限度保留草莓的鲜美与营养,打造出“更蓬、更糯、更轻、更软”的独特口感。

传统牛轧糖做对比这款升级产品有着1.5倍蓬松质地,入口如云朵般轻盈绵密,且软糯不黏牙、清甜不腻口,拉丝特性更增添食用趣味性。

正是这份不断提升的技术门槛才有了北京糖果的代表马大姐,也才有了千千万万“好”糖果的问世。

02

一味模仿不是长久之计

“邯郸学步”这则出自《庄子・秋水》的寓言故事想必大家都不陌生。

这个故事的结局是:试图学习邯郸人走路的燕国人,不仅没有学会邯郸人的步法,反而连自己原本怎么走路都忘了,最后只能爬着回到燕国。

纵观糖果圈,爱学步的也不在少数。

火了后疯狂被复制粘贴的迪拜风情巧克力,更有不少复制品在宣传时直言我们比正版便宜,试图打“价格战”;口力的汉堡软糖、可乐瓶软糖、大眼仔爆浆软糖、海洋动物软糖···都被“换标复刻”······

图片

(《中国糖果》整理)

“最后容易四不像”的不只是寓言故事里的燕国人,更有可能是每个埋头在“抄”路上的糖果厂商和品牌们。

“抄袭往往抄的只是表面,还很可能会把原本可以用在自家企业看家产品做品牌、做渠道的钱,都浪费掉,得不偿失。”著名营销专家、全食展创始人王海宁的话更是醍醐灌顶。原创产品通过专利布局、技术壁垒能形成品牌护城河,而模仿者永远只能在成本红海里挣扎。

“不怕抄,但不代表让抄”

《中国糖果》了解到,业内的品牌维权战已悄然升级。

百年护嗓品牌龙角散,今年又连赢两起维权诉讼,给市场上试图以不正当手段“搭便车”、“傍大牌”的品牌敲响了一记警钟;

图片

正如龙角散品牌方向《中国糖果》强调,为及时快速对侵权行为进行响应,龙角散组建了专项维权团队,持续强化市场监测,一旦发现侵权线索,便迅速借助法律武器予以坚决反击。

近日,亿滋国际对奥乐齐的诉讼更揭示了抄袭的边界:当奥乐齐自有品牌饼干采用与奥利奥高度相似的蓝色背景、倾斜饼干造型时,亿滋不仅要求赔偿,更申请永久禁令,用法律捍卫"视觉资产" 的独特性。

图片

不要抱有侥幸心理。

模仿者应该明白:法律利剑之下,抄袭是一条注定越走越窄的死胡同。

03

要做就做“独一份”

“做别人做不来的,才能笑到最后。别怕被模仿,抄袭永远只能抄个皮毛。你看可乐味的碳酸饮料那么多,为什么消费者还是最认可口可乐。讲回糖果行业,道理是一样的。”一位来自福建的业内人士向《中国糖果》表达了他的观点。

好丽友在中国的成功印证了这一点。

据好丽友的产品经理向《中国糖果》介绍:2003年好丽友中国研发中心成立,成为好丽友创新的重要源泉,也让公司实现从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的转变。

结合品牌精准的趋势感知及消费者需求洞察,以及深耕多年的全国渠道优势,近年来推出了多款成功新品。并且30年来,好丽友累计投入近百亿优化产能布局,打造了4座现代化食品工厂。为确保原料品质与安全,好丽友还进一步将产业链向上游延伸。

图片

(线下实拍——好丽友新品软糖)

做糖果就像熬糖——急火熬不出好糖,跟风成不了气候。只有沉下心打磨技术,把每一颗糖都当成‘作品’,才能在消费者心里熬出‘老字号’。

同样利用30年的时间用匠心和技术钻研糖果的还有一位来自德国的品牌——Rio。

Rio品牌方介绍:“Rio一直致力于打造高端健康的食品品牌,30年匠心瑞士制糖工艺,专业生产低热量餐桌甜味品和无糖薄荷糖,同时拥有欧盟生产标准,IFS国际认证。”

这个拥有欧盟生产标准和IFS高分认证的高端品牌,在中国市场用无糖薄荷糖树立起难以撼动的专业壁垒。

图片

(线下实拍)

《中国糖果》此前也和一家专门做无糖食品的厂家有过深入交流,了解到这家来自天津的阿尔发公司,其独一无二的研发技术正是一大优势。

阿尔发与天津科技大学、天津市营养代谢食品工程技术中心深度合作,拥有2项发明专利,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形成自主知识产权。双方建立以“功能食品研发”为核心的产学研平台,专注“控糖因子”生理功效研究。目前已是中国唯一以食材为核心解决代谢病问题的省级工程技术中心。

凭借科学研发,阿尔发为经销商提供极具市场竞争力的优质产品,也为消费者带来安全、有效的无糖、控糖食品。

所以,糖果行业的“好产品”逻辑从未改变:

技术是门槛,匠心是底色

而拒绝模仿、坚持创新则是穿越周期的通行证。

写在最后

糖果的未来,属于那些甘坐技术冷板凳的长期主义者。

当模仿者在价格战中耗尽最后一丝元气,真正以技术壁垒筑起护城河的产品,终将收获市场的丰厚犒赏。



2025上海秋季全食展暨2025秋季中国糖果零食展将于8月27-29日在上海浦东新国际博览中心举办。

图片
推荐阅读

超173189人次!2025深圳春季全食展圆满闭幕

2025深圳全食展,那些令人怦然心动的糖果

2025深圳全食展,那些让人心动不已的零食

糖果版“高考”来了!你能答对几题?

口力、徐福记、金丝猴、旺旺···谁的新品软糖更出圈?

亿滋、玛氏、雀巢、好时动作频频,它们的野心不止在糖巧?

86亿!糖果行业再不接敖丙“棒棒糖”这泼天富贵,真的亏麻了

老爆款重出江湖,会是品牌增长的新引擎吗?


图片
主编丨黄志勇   编辑丨阿糖   统筹丨阿果
《中国糖果》读者交流群已建立
加入社群及转载授权
可添加《中国糖果》小编微信号:19930763409
添加时需注明“公司+姓名”及来意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