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欢迎准时打开全食在线。
今天我们聊一个既刺激又兴奋的话题。
窜货。
没错就是这个老生常谈的话题。
不知道你有没有发现,越来越多的经销商开始主动窜货了,也有一些经销商悄悄地把窜货当做进货的一种新渠道。
先问诸位经销商们,你们有没有窜过货,或者有没有进过窜来的货?
相信大部分人是有的。
以前窜货是大家比较避讳的话题,甚至大多数都是偷偷摸摸的进行。
但近两年,我们发现,在各大经销商群,朋友圈里,窜货这个话题变得公开,甚至一些经销商通过短视频发表窜货的内容。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
在全食在线看来,最直接的原因就是在存量时代,经销商的生意越来越难做,即便及时做出变革,也需要一段时间的调整,而在此期间,生意不能断。
价格战,线上渠道的冲击下,线下经销商的日子其实也不好过,一如既往的打款订货,也很难完成厂家定的任务。
所以窜货成为经销商唯一的选择。
那么究竟什么是窜货呢?
窜货是指在商业活动中,经销商、代理商或公司分支机构等,违反与品牌方或供应商签订的合同约定,将所经销的产品销售到非指定区域或市场的行为。
所以窜货不是假货。
但窜货一定有价格之差,比如把进货折扣大的地区的货窜到动销较好的地区,如果量大的话是一定会影响被窜货当地的市场的,所以厂家和经销商一直在抵制窜货。
但是即便缴纳了保证金,加大了箱码的追溯,甚至派人明察暗访,但在销量面前,也难以杜绝窜货。
所以大部分厂家对于非恶性窜货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毕竟卖的都是自家货,消化的都是自家库存。
在经销商配合着厂家严控窜货后,发现,窜货并没有禁止,相反甚至影响到自己的生意了,于是经销商索性也加入了窜货的队伍。
全食在线经过市场调研发现,今天经销商窜货有几个有意思的现象。
首先恶意窜货的经销商并不多,毕竟大家卖的都是存量市场的产品,动销率在那摆着,如果非要恶意窜货,那一定会被查。
其次经销商购买窜货的产品大部分为高动销或者品牌属性较强的产品,比如自己代理的某一款产品买的很好,面临断货,而市场上恰好有一批价格合适的窜货进来,那么经销商就有可能接受。
这样既绕开了厂家,防止来年过度增加单品任务,又能够以较为实惠的进价帮助自己多赚一点。
而对于一些品牌属性较强,比如网红产品,而自己又没有代理,于是便进一点窜货来填补品类空白,这种窜货量不会太大。
而一些二批商,可能会进行一些有体量的窜货,毕竟没有人管着,卖谁的都是一样的。
于是坊间开始流传一句话,窜货一时爽,一直窜货一直爽。
回到开头,为什么经销商开始喜欢窜货了。
主要有三个原因,一是追求高利润,二是完成销售任务,三是处理积压库存。
因为不同区域可能存在价格差异,经销商为获取区域差价,将货物从低价区流向高价区,赚取差价利润。
同时厂家制定的销售目标过高,经销商在自身区域内难以完成任务,为获取返利或避免因完不成任务而取消代理权,选择窜货以增加销售额。
最关键的是经销商可以通过窜货消化一部分库存,快速回笼资金,尤其在旺季末期。
虽然窜货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当地市场的整体价盘,但在竞争激烈的今天,窜货也是经销商最后一棵救命稻草。
当然也有人问,窜货究竟能不能被禁止。
答案是不可能,窜货是当今市场的合理化存在,不仅是食品行业,其他行业也是如此。
既然无法禁止,不如坦然接受。
商业是一场以盈利为目的的游戏,每一个玩家都会在合理的规则内选择最优解。
所以我们可以发现,五年前当经销商谈及窜货的时候,都是咬牙切齿,恨不得把窜货的拉出去游街,而在今天,大多数经销商都笑而不语,毕竟谁库房里没几件窜来的货,谁又没有把库房的货窜出去。
我们正在建立全国统一大市场,区域划分在未来可能并不是特别重要,毕竟在互联网和社交媒体发展下,消费者和经销商更容易获取价格信息。谁的价高谁的价低一目了然。
更重要的是大多数经销商已经对厂家失望,厂商一体化的宣言早已成空谈,既然这样,不如为自己争取一些利益。
你们说呢?
推荐阅读
雀巢为何下定决心,拿下徐福记剩余40%股份?
奥利奥母公司亿滋国际盯上970亿美元蛋糕市场,想把它变得更零食化?
统一2024年的财报,藏着经销商2025年“翻盘”的秘密!
从顶流代言到失信限高!自嗨锅“塌房”背后的方便速食困局
康师傅杀入功能水赛道!4元‘黑科技’电解水能否再造冰红茶神话?
无糖茶开拓者三得利,开卖“家庭版”百事可乐,会是下一个爆款?
鸣鸣很忙发布3.0店型,首推自有品牌!品牌升级后加盟商信心大增?
“食醋第一股”再换帅,能带领恒顺醋业再次腾飞吗?
商务合作:麦兜(微信同号:15833978876)新闻爆料:青林(微信同号:13649295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