拥挤,在某种程度上也意味着“过剩”,而越是过剩,就越是内卷,终点就落在“低价”。
——写在前面
相信各位都是被这个标题吸引而来的。
“为什么冰淇淋冻品行业前两年要低价、低价再低价呢?”
前几天,一位冰淇淋品牌的内部人员找到《中国冰淇淋》,提出了这个问题,带着这一有着相当行业性的话题,《中国冰淇淋》这几天采访了冰淇淋冻品行业的厂家、一批商、二批商、家批店老板,终端门店,梳理了此前相关文章评论区的留言评论……试图从这条生生不息的产业链条的各个视角,探求出那个最真实、最深层的根源所在。
以下,与各位一同探讨。欢迎大家在评论区发表自己作为冰淇淋冻品行业一员的所感所想。
“无他,供大于求尔。”
—河南冰淇淋冻品经销商
“消费市场的需求是不会莫名其妙的突然降低或是增加的,我们通过更多的触及方式去‘提醒’消费者对于冰淇淋冻品的需求,相应的,其他同类商品、可替代性商品的消费量也就会出现下降,因为消费者在一个时间段内,只能消费一件能解决他当下需求的商品,手里拿着A就不会再去买B。这样就很清楚了,行业里一直在喊的‘开辟新增量’,其实也就是‘抢’,把消费者从别的品类中‘抢’过来,就像前几年新茶饮、糖水店这些‘抢’我们一样的,大家都在赌,面对数都数不清的选择的时候,消费者会在几秒钟之内‘心一横’选择为谁买单。”河南冰淇淋冻品经销商曾在接受《中国冰淇淋》采访时如此揭示了“他眼中的市场”,“无他,供大于求尔。”
不可否认,这是一个被冠以“过剩”标签的时代。
很显然,小标题中这位河南冰淇淋冻品经销商所言的“无他,供大于求尔”绝不仅仅局限在屏幕前大家身处的冰淇淋冻品行业,可以放大至食品饮料行业,再放大至整个快消品行业,甚至到整个消费行业。
“厂家越来越多,产品类型越来越多,经销商同行越来越多,下游的终端门店越来越多……一项项列举下来,分到各级冰淇淋冻品经销商碗里的粥自然越来越少,客户和消费者资源被一层层严重分流,买货人的增长率还赶不上卖货人……薄利还少销的局面就等着你了。”一位浙江的冰淇淋冻品经销商点出了关键所在,“解决薄利不多销的问题,其实就是解决两个问题:一是消费者为什么要买你的产品;二是下游客户为什么要从你这进货?”
“以前是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同落后的生产力之间的矛盾,现在是各行各业都过剩,新的消费端还培养不起来,同行之间的自相残杀成为了唯一突破口,很多跨区域的窜货问题,电商低价现象,公司都并没有采取有效措施管理。”安徽的一位冰淇淋家批店老板表示,现在全场8折也已经对消费者丧失吸引力了。

上海亨泽食品有限公司CEO、零度企鹅品牌创始人肖泽宇“这几年大环境比较艰难,消费者手里没钱,内需下降,竞争激烈。而与此同时,我们看到的是农夫山泉、伊利、安井等一系列头部品牌凭借强大的市占率获得的增长。市场就这么点儿,这些头部品牌瓜分完毕之后,我们这些中小品牌一度在夹缝中生存,该如何破局?”上海亨泽食品有限公司CEO、零度企鹅品牌创始人肖泽宇曾在接受《中国冰淇淋》采访时也曾站在厂家角度对整个市场现状做出了判断。
“有时候我也在想,中国做企业真的苦,但是当中国的消费者真的爽。因为企业的‘内卷’会提高产品性价比,让消费者受益。实际上,竞争推动了行业的进步,为人类的发展做出了贡献。这不是一件坏事,这是企业的责任。”今麦郎董事长范现国发表演讲称,下一个时代,是好人做生意的时代。
而今麦郎董事长范现国所提及的“中国做企业真的苦”是供过于求时代的不断升级的“神仙打架”般的内卷以及价格战,而这一切都只为让消费者“多看那么一眼”,“多购买哪怕那么一次”。
“供大于求。物质极大丰富时代,中国消费者面临的选择太多了,并且消费者也在变得更加‘贪心’,他们希望在一支冰淇淋中品尝到所有的风味和小料,然后还得价格不能太高。”同为河南的冰淇淋冻品经销商的老邓告诉《中国冰淇淋》。
不可否认,迷失在海量互联网信息以及层出不穷且同质化的选择之时,“越来越捂紧钱袋子”的消费群体们也在更加期待更低的价格购买到更好的产品。
此时,低价确实成为那个简单直接且快速见效的方法。

另一方面,其他跨界同行的加码布局,也意料之内的选用了“低价”这个起量最快,打出影响力最大的商业手段。
洋快餐做冰淇淋生意,烘焙品牌也爱上造冷饮,酒品牌将冰淇淋视为战略产品……其他跨界者将冰淇淋赛道看做“新增量的成长土壤”的同时,冰淇淋冻品行业也在“向外探”,做起来其他品类生意。
这台小小的冰柜之中的拥挤与竞争,也因为抢夺存量市场的白热化的“PK”来得比想象中更加激烈。
“冰淇淋家批店、零食连锁硬折扣成热门投资项目。”
—浙江冰淇淋冻品经销商
“任何行业都有顶峰和衰退,冰淇淋也一样,当大家一窝蜂的多进来,这行业的红利期也就到头了。”浙江一位冰淇淋冻品曾在此前文章评论区这样表示。
纵览整个冰淇淋冻品行业,甚至大食品行业,任何一个新兴食物似乎也都势必要经历由初期野蛮生长的繁盛时期,过渡到那个标准化、集约化理性成长阶段。
冰淇淋冻品行业,自然并不例外,甚至更为凸显。
如果说近些年,在冰淇淋冻品不断缩短与消费者“最后一公里”作出贡献最大的业态中,主打“批发实惠”的冰淇淋家批店、主打“低价省钱”的零食连锁硬折扣,似乎有着差不多的“战斗力”。

前者无限深入社区、菜市场等消费者最近最具烟火气的生活圈之中,后者则是努力填满了各个商圈以及关键路口等消费者生活的必经之路中,而那一个甚至多个摆在门口的贴着各式各样宣传slogan的“显眼包冰箱”,也向每一位进店的消费者伸出了“橄榄枝”。

而相对于品类更为全面的零食连锁硬折扣,更具季节性以及品类集中于冰淇淋冻品的冰淇淋家批店显然在“低价”这张战争中,打的更加“忘我”,也更加激烈。

“去年这条街上只有一个小卖店有卖冰淇淋,今年就一下子新开了两家冰淇淋家批店,而且以往的小卖店一个冰箱增加到了两个。”家住河北省石家庄市新华区的李斐告诉《中国冰淇淋》。
“我家旁边的集贸市场,去年夏天还只有一家比较小的冷饮批发店,今年就有了五家,整整多出来四家,以前都是买够十支打九折这样,现在这家‘买五送一’、那家就‘一支就八折’、甚至‘买一赠一’。”家住河北省石家庄市桥西区的刘杨曾带着几分调侃的向《中国冰淇淋》描述了发生在身边的鲜活例子。
“我老家漯河,可不止20个家批店,商店都做家批了。”此前,一位粉丝在文末留言表示冰淇淋家批的模式也渐渐不再“自成一家”,走进街边的小商店,成为其中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

“买一送一”,“一件也八折”,“十支折上折”……闪烁在小区、街道等距离消费者最近,最具烟火气的“身边”的冰淇淋家批店,在门槛低、好上手、资金投入小等一系列诱人的条件下,大批量的新玩家入局,伴随着一日更甚一日的疯狂的店铺数量增长着的,还有持续加剧的竞争以及内卷,当然还有这一系列各种因素所导致的“低价”。
拥挤,在某种程度上也意味着“过剩”,而越是过剩,就越是内卷,终点就落在“低价”。
“冰淇淋是相当优质的引流品类。”
—某冰淇淋品牌内部人员
引流,自然意味着“低价”。
一直以来,冰淇淋似乎都有着那个十分显而易见的“引流标签”,而这一现象在近些年正在更加凸显。
成为“流量密码”的冰淇淋冻品,也让各行各业都要伸出手“抓一把”。
最为值得一提便是近些年来整体面临着困境的零售行业,尤其是全国性和地方大型连锁超市及CVS(连锁便利店)。
《中国冰淇淋》翻阅到的中国连锁经营协会发布的《2024年度中国连锁超市发展情况概览》显示,47家连锁超市企业的1万多家门店虽然实现了接近3000亿元的年度总销售额,但从统计结果来看,行业整体表现并不乐观,“增收不增利”的现象依然困扰着大多数企业,仅有四分之一的超市实现了净利润的同比正增长。而整个2024年,至少有782家超市关门。
如此严峻的市场背景之下,商超行业正在努力“自救”,其中“直播用低价产品”引流成为各大商超均在布局的方式之一,而冰淇淋冻品再次“榜上有名”。
“30几年老冷饮人,去年痛恨各大水果店搞团购接龙,低价用临期货扰乱市场,今年痛恨大润发像个流氓一样无数个账号全天直播,还配送到家,价格有的我们经销商进都进不到,小时达,次日达,价格越来越透明…”

在《冰淇淋的“行业拐点”来了?》(点击查看原文)文末的评论区一位来自江苏的冰淇淋冻品人这样一段话引发了不少人共鸣。
“打法变了,都在搞内卷,打价格,最后就是大家都不赚钱,整个行业的利润都在下降,赔本赚吆喝。”江苏的冰淇淋冻品经销商表示,“电商、直播、各种到家平台的杀价让这个行业越来越透明,越来越会比价的消费者自然哪便宜在哪买。”
如此,一轮又一轮循环之下,低价愈发无底线且透明化。
此外,大步狂奔的新茶饮行业也在冰淇淋低价上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
中国连锁经营协会(以下简称CCFA)新茶饮委员会联合美团新餐饮研究院发布的《2023新茶饮研究报告》显示,全年新茶饮消费市场规模有望达到1498亿元,恢复3年复合增长率近20%的水平,连锁化率整体稳定。至2025年,国内消费市场规模预计进一步扩张至2015亿元。
有意思的是,这个有着非同一般增长潜力的赛道,自诞生之日起,便与冰淇淋有着千丝万缕的密切联系。
而那个扛着“冰淇淋与茶”大旗,火遍全国,甚至脚步迈到海外的蜜雪冰城可谓是一个“最好的例子”。
当下蜜雪冰城的冰淇淋产品拥有九款产品,三个产品系列:脆筒冰淇淋、摇摇奶昔、圣代(包括大圣代和小圣代)。

其中芒果味、草莓味、奥利奥饼干风味的雪王大、小圣代;一杯有三宝的草莓、桑葚摇摇奶昔;2元一支的新鲜脆筒冰淇淋。
这些冰淇淋产品凭借超高的性价比和颇为不错的口感,一直成为蜜雪冰城营收的重要支撑、引流品类,2021年蜜雪冰城就已然破百亿,达103.51亿元。

此外,甜啦啦、喜茶、奈雪的茶、星巴克、一点点、茉沏、益禾堂、古茗、茶主张等不计其数的新茶饮品牌,正在闪电般“涌入”,在冰淇淋产品发力布局,而那个各位最关心的定价,自然也都是十分具有“诚意”的个位数。
前几天古茗还推出了1元的冰水和2.5的柠檬水,引发了行业的关注与热议。

此外,冰淇淋还正在成为餐饮店的“标配”,无论是出于什么原因,“冰淇淋免费吃”都十分自然的跟在门店宣传的每一句slogan之后。
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询)数据显示,2023年中国餐饮收入达52890亿元,同比上升20.4%,餐饮行业市场规模已恢复至疫情前水平,预计2025年市场规模达56712亿元。

不例外的,内卷和价格战在这个超万亿的市场中似乎有过之而无不及。
卷价格、卷味道、卷健康、卷创意、卷服务……似乎只有成为“多边形战士”才在这场残酷的“优胜劣汰大战”之中争得一席之地。
而在数不胜数的餐饮门店打出的各具花样的“营销牌”中,冰淇淋仿佛是屡试不爽的那一张:自助的脆筒式冰淇淋、免费赠送式冰淇淋以及点单式餐后甜品冰淇淋等各种形式,层出不穷。
过去几年是冰淇淋行业最好的时代,当然也不可避免的伴随着泡沫和疯狂。
“冰淇淋冻品行业正在经历‘去金融化’过程,当钟薛高60多块单品泡沫破灭,蜜雪冰城用2元冰淇淋‘蹚出了’薄利广销的大众消费品的终极生存路子。这场价格和价值的回归既是市场规律的胜利,也是消费者主权觉醒的里程碑。”一位冰淇淋冻品行业人士告诉《中国冰淇淋》。
冰淇淋行业伴随着整个食品饮料行业迈进“存量过剩时代”,有行业人士指出,中国冰淇淋行业即将迈入“低毛利率时代”,同等价格之下能给消费者更好的体验,即将成为决胜的关键,而这也成为厂商普遍面对的主要课题。
2025年秋季第25届全球高端食品展览会(全食展)暨第20届中国冰淇淋冷食展览会,将于2025年8月27日-29日,在上海浦东新国际博览中心举行。限时扫码领取免费门票,抢占旺季市场先机。《中国冰淇淋》读者交流群已建立
想入群可加中国冰淇淋小编微信号:13731174911